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纷纷建立相应的食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为了顺利跨越这些技术壁垒,出口企业必须付出很大精力关注频频发生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研究专题旨在对我国食品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市场的主要技术壁垒,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帮助我国食品出口企业跨越目标市场国的技术壁垒,从而顺利进入目标国市场。 [详细内容] |
世界各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越来越多,目前,全球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5000多种,其中80%为香料,常用的品种有5000多种,直接使用的大约有3000-4000种,常见的有600-1000种。目前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2000余种,含添加剂的食品更是达到万种以上,数量还在不断的增补调整中。在当今食品安全日显重要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再是单纯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能涉及社会、政治问题,这也足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伴随食品而言的食品添加剂的是是非非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详细内容] |
“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与另一种生物原有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获得特定优良遗传性状。其本质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近年来人们经常会接触到“GMO”这个词,它是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三个字母的开头缩写,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生物”,现在人们习惯将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叫“GMO检测”。
“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获得遗传改良(如抗性、产量、熟期、品质等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的新农作物品种。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生物品种中最主要的部分,占了转基因生物品种90%以上。因为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食品等的原料来源,因此是我们关注转基因食品等方面最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这也本次论坛中最主要关注的信息。[详细内容] |
由于美国对食品标签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出口美国的食品标签要特别注意。分析近年来美FDA因食品标签不合格扣货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品配料标注不全;二是净含量标注不准确;三是未标明制造商、包装商或经销商的商业名称及地址。四是未标注营养成分表。因此,在受理食品标签审核时,要特别注意必标项目是否标全。如果美国购货方确定标签或对标签的标注有特殊要求,应在声明书中阐明。具体格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告知:美国食品标签法规要求必须标注。[详细内容] |
在国际贸易一体化形势下,食品市场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设置食品贸易技术性壁垒,使我国食品出口连连受阻,导致我国食品贸易损失巨大。为此,通过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和加拿大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对比分析研究,从比较中发现差距,从比较中吸收经验,对于制定和修订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内容] |
食品追溯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于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每件商品(食品)标上号码与标签、保存相关管理信息等记录,可使管理主体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追踪溯源,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鉴于该体系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理清监管执法部门的职责等诸多方面卓有成效,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详细内容]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给有机农业的定义是: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将当地土壤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完善的目标。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药品来极大地减少外部物质投入,强调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有机农业坚持世界普遍可接受的原则,并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具体实施。发展有机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系统内营养物质的循环;遵循自然规律并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土壤的质量。[详细内容] |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对农业及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橘青霉素、杂色曲霉素、展青霉素、圆弧偶氮酸、伏马菌素等,被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农产品有玉米、花生和小麦等。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有许多真菌对人类有益,而有些真菌对人类有害。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注意到真菌毒素中毒的现象。由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它污染的对象主要是潮湿的或半干燥的贮藏食品,因此粮食大豆污染尤为严重。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遭受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约有2%的农作物因污染严重而失去营养和经济价值。全球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而造成的直接及间接损失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详细内容] |
食品辐照是利用射线对食品进行辐照,它可以延迟新鲜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者对食品进行杀虫,消毒,灭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的目的。
长期以来,人类采用干燥、腌制、冷藏与冷冻、高温蒸煮、真空、熏制,以及化学防腐剂等方法保存食品,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上述保存方法的共同缺点是能耗大,灭菌不彻底,化学药剂和添加剂的残留导致食品品质改变,以及污染环境,且不易保鲜。例如:多数食品的病原性细菌,在10摄氏度以上繁殖,在0摄氏度或冷冻下仍能存活数年。所以说,冷冻保藏不能灭菌,只能降低细菌的繁殖速度,一旦条件允许,就能很快繁殖起来。罐储藏加工以80摄氏度短时间巴氏消毒,病原性细菌仍能生长;药剂处理,多数情况只对食品表面的杀菌有效。因此,在新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状况下。要杀死食品中心部位的病原性细菌,在全部杀灭的方法中,最适合的方法就是辐照法。
[详细内容] |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等,材料类型包括:塑料、树脂、橡胶、硅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可能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影响食品的气味、味道以及颜色,更可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到食品中而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类健康。[详细内容] |
食品微生物(food microorganisms) 是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总称。食品微生物包括3大类。①发酵食品微生物:通过它的作用,可生产出各种饮料、酒、醋、酱油、味精、馒头和面包等发酵食品。②食品腐败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变质败坏的微生物。③食物中毒微生物:又称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包括能引起人们食物中毒和使人、动植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为防止微生物通过食品为害人类,各国主要针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做出了限量要求。[详细内容] |
|